Teaching Practices Repository

教學資源分享︰生於斯  長於斯  帶學生走進長洲社區

 
教師資料
  • 朱劍虹老師
  • 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
  • 2013/2014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嘉許狀教師
  • 卓越教學實踐︰課程領導
 
教學理念
我希望學生不單止能走出課室,更希望透過跨學科課程,帶學生走進社區,讓他們從不同學科角度,了解社區文化,並重新注視過往忽略了的傳統習俗。
 
教學分享
「以區為本 ─ 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的目的:
以全校參與跨科組協作模式,利用多元智能評估(Gardner'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作評估工具,透過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研習相關的資料,配合實地考察,探討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文化意義和人文精神,增加學生對長洲社區的歸屬感,並增強學校中三至中五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反思和認同感,從而提高他們明辨性思考能力。此外,本課程更引導學生認識周邊及鄰近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透過跨區及跨境的考察,拓寬學生的視野,並從中審視自身對所屬社區文化空間的角色。
 
發展課程領導的起步點
首先在團隊精神較強的中國語文科著手,徵得該科的組員同意後,引入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的協作計劃,讓這班同事的教研能力先「富」起來,再透過校內的分享機制,讓其他教師見到成效。在見賢思齊的情況下,再徵詢其他科目教師的意見,引入適切的大專院校協作計劃。與此同時,「先富起來」的科組,在擁有先前與大學協作的寶貴經驗後,可繼續進行校本教研,鞏固已有的教研知識和累積更多實踐的經驗。及後新科組成員的參與,壯大了教師團隊的教研能力,在互相感染下,促使學校轉變成為學習型組織,帶動教師專業成長,教師的專業能量亦因而得以提升。
 
課程設計理念
1. 把優秀文化遺產和文化遺產保護的知識納入課程內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公告》實施指南中要求「以適當的方式將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學習列入學校的正規課程」。
2. 傳承及發揚長洲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洲太平清醮的文化空間屬於社會實踐、禮儀、節慶活動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長洲太平清醮、北帝誕及天后誕的神功戲亦屬於表演藝術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上長洲社區凝聚力強,長洲居民對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傳統民俗及文化一向不遺餘力。學校位於長洲,大部分學生及不少教師均生於斯長於斯,故舉辦相關課程,希望長洲的下一代能夠把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來,並加以發揚光大。
3. 滿足學生對跨學科學習的需求
面對知識型社會的發展,新高中學制的學生需要進行跨學科學習。社會各界如大學、社區組織等,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學習資源,讓學生跑出課室。「其他學習經歷」的精粹在於讓學生涉獵不同事物,體驗寬廣而均衡的學習經歷,是項以區為本的跨學科課程,旨在凝聚各方面的資源,建構一個可供推廣的學習資源平台,讓其他地區作為參考,發展其富有當地社區文化特色的跨學科課程。
 
推展成果
1. 對學生學習的成效
本課程主要在日常課堂中教授各項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知識,再透過實地考察,引證其中的理論。經過日常課堂及考察的沉浸,學生對長洲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亦漸見豐富,學生對長洲文化傳統及文化空間的探究更見深入。多年來,學校有機地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融入藝術發展、與工作有關的經驗、社會服務、體育發展等其他學習經歷的活動,令學生在課堂內外均全方位學習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並付以具體實踐機會。本課程除涉及8大學習領域及18個不同科目,更配合其他學習經歷,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活動。
2. 對社區的貢獻
時至今日,「以區為本 ─ 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已成為學校的特色,眾師生對成功推行計劃均與有榮焉。由於學校對推動本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遺餘力,故深受坊眾及社區團體的讚譽及支持,例如長洲鄉事委員委托本校協辦長洲北帝誕的籌辦工作,並協助編撰《長洲廟宇實錄》,並委托學校為長洲中、小學生舉辦長洲北帝誕戲棚文化導賞活動,離島區議會及大新街街坊會亦以不同方式資助本校推行相關課程和活動。
3. 公眾教育
透過《長洲太平清醮的由來》、《大坑火龍傳》話劇、開放日及嘉年華的展覽及攤位等,以較輕鬆的手法向公眾人士簡單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期望引起公眾的關注和興趣。現場反應不俗,能加深他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此外,學校更設計了長洲北帝廟文化空間應用程式,方便公眾人士下載,自行在廟宇進行考察活動。學校亦通過報章報導、Facebook專頁、電台節目、成果發布會、開放日、嘉年華會、公眾研討會及國際學術會議等活動,向公眾人士及國際學術界介紹學校推行相關課程的成果。
 
資源分享
教學實踐
 
「以區為本 ─ 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的課程領導實踐經驗
 
 
Top